getImage.jpg

作者: 丹尼爾‧席格, 蒂娜‧佩恩‧布萊森  
原文作者: Daniel J. Siegel, Tina Payne Bryson
譯者: 王詩琪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02/26

 

身為家長的,都希望能有一個更平靜好相處的孩子,也希望能有更穩固的親子關係。腦神經科學權威丹尼爾,與親子教養專家蒂娜聯手的新作。內容是關於如何幫助孩童們向世界說Yes。面對新的挑戰新的機會,可以敞開心胸。鼓勵孩子的Yes大腦最直接的好處是親子關係的改善,家長的工作會變得輕鬆一些;長期的好處是對孩子上層大腦的建造與整合能有幫助。這本書是作者另外兩本著作的延伸--The Whole-Brain Child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No-Drama Discipline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跟這本書相見恨晚,很值得買下好好閱讀!我是在google play購買電子版,以下摘錄供自己日後活用
 
Yes Brain vs. No Brain 以及大腦簡介
「Yes 大腦」的創造,來自於「前額葉皮質區」。一個Yes 大腦是指一種經過整合的大腦運行狀態。Yes 大腦的人:有彈性、好奇、有韌性、就算會犯錯,也願意嘗試 新事物;對世界和人際關係敞開,幫助我們與他人連結並 瞭解自己;發展出內在方向感,可以帶往真正的成功。和No 大腦不同,Yes大腦來自大腦中不同的迴路系統。啟動時,會產生接受性(receptivity),而不是制式反應模式(reactivity)。這會讓我們更有能力以強健、清晰並且具有彈性的方式去面對挑戰。可以敞開自我進入沉著、和諧,能消化吸收新資訊,並從中學習。

Screenshot_2019-05-06-14-12-54.jpeg

「No 大腦」來自於一種整合度較低的大腦狀態,涉及較低層級、較原始的活動區塊。像是攻擊與拒絕是「No 大腦」兩種主要處事態度。
No 大腦的人: 容易產生恐懼和不當的制式反應,僵硬和封閉,擔憂犯錯; 傾向於聚焦在外在成就和目標,而不是內在努力和探索。人互動時,一個 No 大腦會使你陷入制式反應模式(feeling reactive),變得幾乎不可能聆聽、做出明智決策,或是關心 他人、與人創造連結。神經系統會進入戰(攻擊)、逃(逃避)、凍結(暫時切斷自己的行動能力)、昏倒(垮掉,陷入全然的無助感)
Screenshot_2019-05-06-14-13-30.jpeg
所以這本書核心的想法就是,指引家長們,透過給予空間、機會、工具,來幫助孩子培養一個「Yes 大腦」。學著將障礙和新的經驗視為有待面對和克服的挑戰,並且能從中學習。更有彈性,更加願意冒險和探索,也擁有更多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不那麼害怕犯錯,也不那樣僵硬與頑固。在「Yes 大腦」引導下,做得更多學得更多成就更多。
 
「Yes 大腦」當中包含四種關鍵的特質:
平衡力: 管理情緒和行為的能力,那麼孩子比較不容易崩潰失控。
韌 性:當遭逢生命中無可避免的難題與掙扎時,重新站起來的能力。
洞察力:向內察覺並理解自我的能力,接著善用他們所體察到的,去做出好的決策,更好的掌握住自己的人生。
同理心: 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並且有足夠的關懷,在適當的時機採取行動,讓事情變好。
Screenshot_2019-05-06-15-23-07.jpeg
孩子的一天花掉許多時間在參與「No 大腦」性質的活動 (學校/才藝班/補習班/家教/電子聲光娛樂刺激)。所以,在僅剩的時間裡,只要我們可以,就要盡力提供給孩子「Yes 大腦」型互動。重點就是要父母"放輕鬆"一點,給自己喘息的空間,在情感層面上和孩子站在一起,在過程中提供支援。
 
孩童的大腦高度受到他們的經驗(父母與他們溝通的方式、為他們樹立何種典範、與孩童建立起何種關係)所影響。
 
全腦式教養!
大腦各部位各自扮演不同功能,但當他們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整體,效能遠大於個別部位分開工作時的成效。若忽視孩童大腦中某些特定部位的成長,那些部位就會枯萎或死亡。例如孩子從未聽聞過慷慨與付出;或孩子從未被給予自由玩耍探索的時間,那腦中專司這功能的區塊便無法成功的發育完整。
 
在孩子胡鬧耍賴時為什麼要保持住耐心?
因為孩子的大腦還沒有完全成形,還沒有能力控制他的情緒和身體(上層大腦要到二十五歲左右才會成形)。在那樣的時刻裡,他的行為是來自下層大腦-- 原始的/爬蟲腦的區域。這正是身為家長最佳介入時機。在孩子發育完整之前,你就是他的外部上層大腦,藉著家長所提供的Yes大腦式經驗,去幫助孩子整合他的大腦,並平衡上下層大腦的功能。
Screenshot_2019-05-06-17-06-56.jpeg
 
有助於Yes Brain
助長No Brain
開玩笑
羞恥感
猜謎
苛責
允許&鼓勵孩子發展出自己真正的樣子
批評
允許&擁抱孩子本質和獨特性
疏離
耐心
 
不加諸超過孩子能力範圍的期待
 
 

 

I.平衡力
內在面向
 
身為家長,無論孩子幾歲,我們最主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利用「協同調節」(co-regulating)的方式,來幫助他們變得更平衡。在他們重回情緒平靜的過程中給予支持,同時也教導他們技巧,讓他們將來更容易處在平衡與調節的狀態中。
 
孩子失控時(像是書中八歲的泰迪),絕不需要的,是來自父母的No大腦式反應,像是懲罰或辱罵的對待。相反的,需要父母提供Yes大腦式反應,聚焦在幫助孩子培養新的自我調整技巧,達到情緒上的平衡;也幫助孩子拓寬他的「耐受臨界窗口」(window of tolerance)。泰迪的行為,就像所有人類的行為一樣,是一種溝通的形式,只不過他採取的方式是生氣和尖叫。
 
建立連結-重新導向
孩童在年幼時,大腦的發展程度還不足以支持他們長時間維持在情緒方面的平衡,所以才會常聽聞所謂「可怕的兩歲」、「甚麼都想試的三歲」、還有「令人沮喪的四歲」。由於孩童年幼時上層大腦尚未充份發育,作為照護者的我們,就該善用自己已經成熟的大腦,去幫助孩子重新取得平衡。家長提供撫慰的陪伴,讓孩子確知,在那些強烈的情緒席捲而來時,我們會與他們同在,讓他們感到安全,以藉此協助孩子平靜下來。要在孩子失控時幫助他們,關鍵就是給出這種帶著關愛與慰藉的陪伴。作者也提到家長是不可能用太多的愛和關心來寵壞孩子大多數時候,孩子出現失序的行為,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在那個當下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身體 ,並非因為他們不願意。所以,在家長開始教訓他們、跟他們講道理、告訴他們你希望他們如何如何之前,孩子需要你幫助他們重新取回平衡。作法是:擁抱他們、安撫他們、聆聽他們、同理他們的感受、幫助他們感覺到安全與被愛、這是回歸平衡的途徑。唯有這樣,再去跟他們談論什麼叫做適當的舉止還有以後該如何應對,才有意義。當孩子脫序與開始崩潰之時,對他的溝通以正面的方式,直接回應他想要對你傳達的內容。父母對準他的內在狀態調頻,而非聚焦在他外顯的行為。
 
關於泰迪,他的父親去找本書作者之一親子教養專家蒂娜,一起研究出一套四步驟的因應對策來改善泰迪的平衡力。
1. 告訴泰迪什麼是紅色警戒區
2. 教導泰迪冷靜的技巧,像是放慢呼吸。
3. 運用角色扮演遊戲、紙板遊戲,以低風險的遊戲情境,在泰迪可承受的挫折範圍內,讓他練習經歷事與願違的時刻。擴展他對挫折感的耐受臨界窗口。
4. 在泰迪變得不高興的時候,優先提供撫慰,直到泰迪能夠冷靜下來,聽得進去爸爸的話時,才去討論他的行為。
 
同時維持連結與區隔性(Differentiation)
關係中的區隔性指的是父母放手讓孩子經驗生命中無可避免的困難情感;而連結是指你與孩子仍保持夠深的聯繫。這便能達到Yes Brain Sweet Spot。
 
[同時維持連結與區隔性的例子]:當孩子因為小魚餅乾的尾巴斷掉而失控崩潰時,身為父母該做的,不是去承擔起他的情緒,把他從他的情緒中搶救出來;也不是竭力避免他遭遇困難。與其急忙想辦法黏回金魚餅乾的尾巴,或是衝出去再買一盒新的餅乾,其實該做的是保持連結細心聆聽,同時也不忘記區隔出界線。"我懂,親愛的,金魚餅乾斷掉了,你真的很生氣,對嗎?這真的很讓人失望。"你並沒有當場修好他的問題,他卻能深刻感受到你的同理心連結。這能讓他重新回到平衡調和的狀態。同時確知身為父母的你能夠承接住他的失調狀態,而不會跟著抓狂,他實際在生活中會感到更安全。等於你允許他在你所提供的安全網,一塊可供跌倒的柔軟空間裡,盡情感受他的情緒。不會覺得自己被丟下,一個人面對痛苦。

Screenshot_2019-05-06-21-28-22.jpeg

[沒有區隔性的例子]:
父母自己也丟失了自己的冷靜,與失常的孩子開始較勁,區隔性立即打破,並且產生過度的連結。孩子在哭,你也跌坐在地上開始啜泣。兩人像彼此鏡中的倒影,沒有任何區隔性。應該做的,是不在第一時間便出手解救,而是伴隨他走過他的挫折與情緒混亂;運用親身陪伴、撫觸、和同理心,引導他回到綠色安全區的平衡狀態
 
[區隔性過於強烈的例子]:在孩子情緒失控時變得過於疏遠,輕忽孩子的情緒,以貶低或批評的方式回應孩子失衡的情緒感受。孩子被迫自行處理問題,甚至是那些以他們的發育階段而言還沒有準備好應對的問題。不論是岔開話題,否認或降級孩子感受,或責怪他們,甚至講起人生大道理,要他們閉嘴,或是恥笑;我們難以意識到,當我們這樣做帶來的傷害有多大。我們大力的懲罰孩子健康感受人類情感和表達內在經驗的行為。這可能導致情感的全面麻木。而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孩子只能停留在失衡狀態。
 
[只有連結,沒有區隔性的例子]:當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個體性,或是當父母的自我身分認同只剩下「家長」,便會產生這種情況。就是俗稱的helicopter parenting。這些家長本身對孩子的不愉快和掙扎耐受臨界窗口十分狹窄,所以總是代替孩子做出行動,解救孩子,而不是放膽讓孩子去感受,去嘗試,犯錯和學習。應該給孩子機會,練習運用他們的上層大腦,去解決問題,並從中獲益,培養出韌性、建立信心。我們不希望用氣泡紙緊緊裹住孩子,我們的孩子彌足珍貴,但他們並不是易碎品。不要剝奪孩子練習去感受、擁抱不安、堅持不懈、找到自己出路並發現自己擁有才智力量的機會
Screenshot_2019-05-07-10-51-39.jpeg

Screenshot_2019-05-07-11-22-34.jpeg

外在面向
平衡的行事曆
讓孩子被允許做個孩子,而不是每分每秒都得按表操課。時間都被家庭作業與設計好的活動占滿。守護孩子的時間,為他們留住老派的,兒童自主的自由玩樂機會。對於玩耍的需求與驅力,是深深根植在我們之內的,是哺乳動物的一項原始驅動力。一項研究中發現,在被宣判死型的殺人者各式各樣的童年中,發現了兩項共通性:他們都曾遭遇某種形式的虐待,並且被剝奪了玩耍的機會。這類型的研究影示出,真正重要的不是致力將孩子的童年投入到無數小時的樂器練習化學營練習課後補習,而是允許他們只是當個孩子,好好玩耍。孩子的任務就是玩耍。玩耍可以減壓,也可以建立認知技巧,學習到公平、輪流、彈性、品格
 
父母的自我檢視:
  • 孩子經常顯得疲憊,暴躁,或是壓力訊號,感覺焦慮?
  • 孩子是否過於忙碌,以致於沒有隨心所欲玩耍,展現創意的時間?
  • 孩子睡眠充足嗎?(如果參加太多活動,要到稅前才有時間寫功課,就是個問題)
  • 孩子行事曆是不是太滿,連跟家人閒晃的時間都沒有?
  • 家人是不是忙到連吃晚餐的時間都沒有?
  • 你是不是老是在對孩子說「快一點」?
  • 你自己就是一個忙不停,飽受壓力的人,所以跟孩子間的互動經常是不經思考,充滿不耐煩的反應?
 
果然說中!只要有任何一個答案是肯定的,就該停下腳步,好好思考如何去調整行事曆
 
其他促進平衡力的好方法:
1. 盡量睡到飽
Screenshot_2019-05-07-11-48-10.jpeg
2. 提供「健康大腦餐盤」

Screenshot_2019-05-07-11-51-06.jpeg

II.韌性
(待整理)
 
III.洞察力
(待整理)
 
IV.同理心
(待整理)
 
延伸閱讀:
The Whole-Brain Child 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
No-Drama Discipline 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讀書筆記 Yes Brain
    全站熱搜

    Memph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